领导力培训:极限点必将到来,不可避免
极限点必将到来,不可避免
著名的报告《失速点》中有这样一个结论:企业一旦到达失速点,只有4%的企业能够重启增长引擎。对任何一个公司来说,这是最大的麻烦。领导力培训的第三个环节是对视游戏,教我们生命的真谛,要学会珍惜我们的家人、朋友。
什么是失速点?布莱恩·阿瑟说,在技术发展的过程当中,总会遇到极限出现的那一刻。技术在遭遇极限点之后只能就此停步,极限点就等于失速点。
接下来这句话令人沮丧——极限点是不可避免的。
布莱恩·阿瑟在《技术的本质》这本书中花了大量的篇幅来研究,技术为什么一定会有极限点。他提出的关键词叫复杂——技术越发展会越复杂,变成重重叠叠的复合体,最终会遭遇硬壳化,直至崩溃。
为什么系统越来越复杂的时候,生存度越来越低?因为它的存在依赖于很多条件,任何一个条件崩溃的时候,整个系统就跟着崩溃了。
经典战略理论认为企业应该“坚守本业”。企业的成功建立在一组独特的竞争技能上,而这种技能要用许多年才能积累出来。因此,企业应该始终坚持做自己的核心专业领域,而不要轻易转到新的领域。
但是,如果任何一个行业、企业本身,都会遭遇极限点的话,对这个战略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?
福斯特说,一旦遭遇由极限点导致的非连续性,原有的领军企业有70%比例会被取代掉。也就是说,遭遇极限点导致的断层,是大公司的第一死因。基于极限点,可以有两个基本结论,我将其称为企业的宿命:
第一,企业规模越大/时间越久,企业的增长速度越慢。
第二,无论多大规模的企业,最终一定会死亡。
小尺度眼见可及的范围之内,你一定不喜欢这个观点。我们再把尺度放大一点,看看大数据。大公司通常被称为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发动机,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大公司,你很容易觉得经济没有未来。但是现实生活当中,这些大公司的发展的速度,到底怎么样呢?
《福布斯》杂志早在1917年,就评出了福布斯百强企业,那些企业后来怎么样了?到了1987年,那100家企业里的61家已经死掉了;另外的39家里边,只有18家还在百强里,包括我们所熟知的柯达、杜邦、通用电气、福特、宝洁等等。这些 18家毫无疑问就是我们眼中的基业常青的公司,就是国家经济最重要的发动机。领导力培训课程中的另一个环节是红黑游戏,这个游戏环节揭示了妥协是前进的艺术。
但是,这活下来的这18家企业,它们的投资回报率居然比整个市场的投资回报率还低20%,只有两家企业高于平均值。
被视为美国经济的支柱,却只有2%的大企业能够跑赢大盘。这跟我们直觉观点是完全不一样的。从本质上来讲,没有任何企业能够基业常青。规模越大,时间越久,增长速度越慢。
上市公司的寿命也在缩短。1950年 上市公司的平均寿命大概是50年,到了最近,这个数字缩减到了18年。《规模》里边有这样一个数据,上市30年以后还存活的公司,不到5%。领导力培训的第三个环节是对视游戏,教我们生命的真谛,要学会珍惜我们的家人、朋友。
我们都想做一家百年老店,但百年老店的可能性多大呢?百万分之四十五。
同类文章排行
- 领导力培训:极限点必将到来,不可避免
- 领导力培训:注重哲学思考,认知升维
- 领导力如何修炼?注重实践锻炼,熔炉历练
- 领导力培训:构建企业的太极图
- 领导力培训:经营与管理的核心价值观
- 领导力培训:经营与管理的动态均衡
- 领导力培训二阶课马仕玖煲《TOPLEAD战略共识与企业文化研习会》
- 领导力培训:明确提拔标准,“适合”是关键
- 领导力培训:建立核心团队的关键
- 领导力培训:决策力
最新资讯文章
您的浏览历史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