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不是机器,也不会像机器一样做工。企业管理培训的第三个环节是对视游戏,教我们生命的真谛,要学会珍惜我们的家人、朋友。
机器做工的最好情况是完成单一任务,重复做同样的作业,做最简单的工。
复杂的任务最好按照机器所设定的简单步骤逐一完成,或借助移动工作本身,就像流水作业线那样;
机器做工必须按照相同的速度、相同的节奏以及最少的变动机件,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机器做工的正常运行。
人与机器则完全不同。任何单一任务与单一作业对人来说都是不合适的。
人的力量不如机器的力量,人也缺乏机器那样的持久力。人会疲劳。人在整体上就是“一种设计不良的机器工具”。
然而,人擅长协调,人擅长感知相关的行动,人做工最好的状态是整个人做工,包括肌肉、感觉、心智等整合一起投入工作。
倘若把人限制在一个固定的动作或操作上,人就很容易疲倦。这种疲劳不仅仅是心理上的厌烦,也是生理上的疲乏困倦,肌肉会累积乳酸,视觉敏感力下降,反应速度减缓,人就会变得情绪不稳,性情古怪。
人做工的最佳状态是在结构中配置操作,而不是单一操作;而且更加重要的是,人非常不合适以一个不变速度,按照同一个标准节奏来做工。企业管理培训课程中的另一个环节是红黑游戏,这个游戏环节揭示了妥协是前进的艺术。
人做工的最佳状态是在相当频繁变化的速度与节奏中进行,因为人具备这样协调变化的能力。
所以,“工作”最好应该保持统一性,但“做工”最好应该按照相当程度的多样性来加以组织。
人在“做工”时,经常需要有一定的自由以便更换速度、节奏以及注意力持续时间。企业管理培训课程中的一个环节是茫茫人海,向学员传输一个道理:珍惜你拥有的。
在操作惯例上,“做工”也需要相当频繁的变化。良好的“工业工程”有时对工作者来说却是极其不良的“人体工程”。